2011/09/25 延平中學(資優班)物理家教紀錄

除了檢討有關於彈簧與碰撞的問題外,今天物理家教課也講授到關於非彈性碰撞時的情形

特別對於各種狀況下,內動能的計算、消耗與轉換等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討

使用了內動能消耗百分比,舉出實例來說明非彈性碰撞後各質點的運動狀況

二維彈性碰撞部份,主要是運用能量及動量的守恆,另外,因為質量所產生的角度關係要多留意

最後也在各章節點出幾題學校物理段考比較容易會出現的題目,記得要加緊練習

考試加油囉! : )

Tags: , , , , , , ,

2011/09/21 延平中學(資優班)物理家教紀錄

今天物理家教課除了檢討彈簧運動問題外,碰撞裡關於完全彈性部份也做了詳細的解說

彈簧運動遇到的問題大多都是彈簧與兩物之間的組合問題,另外則是高處釋放物體後與彈簧黏合的題目

彈簧與兩物之間的組合問題,可以由系統是否受到外力,進而判斷兩物速度、動能的關係來求解

高處釋放物體後與彈簧黏合的部份,把握「ΔEk+ΔUg+ΔUs=0」,再運用上堂課分析過的特性就能夠算出答案

碰撞依照喪失能量的多寡主要分成完全非彈性碰撞、非彈性碰撞、彈性碰撞等形式

這次主要探討彈性碰撞的部份,並且推導出V1”’=2Vc-V1、V2”’=2Vc-V2兩個關係式,也做了一題小小的練習

段考將近,把握時間加緊做題目、複習囉!  : )

Tags: , , , , , ,

2011/09/20 建國中學高中物理家教紀錄

今天的物理家教課程,主要是接續上次的內容,繼續探討運動章節的部份

包含拋體運動在斜面與階梯上的運用、圓周運動、旋轉運動、簡諧運動等部份

拋體運動在斜面上使用位移比求解時,需要特別留意正負號的問題(弄錯可能下斜面會變上斜面)

圓周運動部份,除了推導切線速度、法線加速度的來由外,也花了些時間探討等速率和變速率的情況

旋轉運動也特別與直線運動做比較,套用先前所學試著繪製ω-t圖形來求得角位移、角速度變化、角加速度等

簡諧運動使用了投影方法、微積分推導,從不同面向來來解釋運動狀況,並針對這個部份做了些練習

這次家教課算是上了蠻多內容的,除了把握時間複習外,也記得多去找題目練習囉!

: D

Tags: , , , , , , , , , , ,

[CH2]物理家教講義練習題參考解答-(1.00)

底下是第二章講義關於「作用力」V1.00版的物理解答
圖片點選可以放大,會看得更為清楚喔
這章包含增加假想力、力矩轉動、質心計算、系統受力等題目
對於碰撞受力、力矩與作用力之間的比較,有一定的分析
答案供同學們物理課堂前練習、課後複習時參考使用
PDF類型檔案可於此下載
有任何問題及疑義歡迎同學們於課堂中提出討論或直接在此留言囉
: D

物理家教講義第二章作用力參考解答(V1.00)A

物理家教講義第二章作用力參考解答(V1.00)A

物理家教講義第二章作用力參考解答(V1.00)B

物理家教講義第二章作用力參考解答(V1.00)B

物理家教講義第二章作用力參考解答(V1.00)C

物理家教講義第二章作用力參考解答(V1.00)C

Tags: , , , , , , , , , ,

2011/09/18 延平中學(資優班)物理家教紀錄

今日的物理家教課程,主要著重在彈簧運動上的探討,包括作用力、能量轉換等

在平衡點上,可以得到重力與彈力量值相等,這個關係在推導過程中常可以作代號上的互換

另外,我們使用了三種不同的方式,包含圖形、方程式、簡諧運動等等,來討論其能量的狀況

彈簧運動有許多的小細節算是比較需要花時間去釐清,除了按照時間複習之外,也別忘了多找物理題目練習囉!

: )

Tags: , , , , , , ,

2011/09/17 建國中學物理家教紀錄

這次物理家教課,主要是講授運動這章關於直線運動、拋體運動的部份以及小推導了氣體動力論的關係式

直線運動方面,說明諸如x-t,v-t,a-t圖使用與意義、加速物體的運動特徵、打點計時器等部份

拋體運動則是分析三種主要的拋射狀況,並適時的套用加速物體的運動特徵所導出的快速方法來解題

氣體動力論的地方,則是由動量變化開始,一直到作用力、壓力,最後並套用理想氣體方程式導出

今天也說明了物理解題的方法有效率的物理讀書方式等等,也要把握時間開始實行囉!

: )

Tags: , , , , , , ,

2011/09/13 延平中學(資優班)物理家教紀錄

這次高中物理家教課除了複習圓周軌道運動,也一同探討了長桿、細線等圓周運動,
而對於能量這個章節談到的星球位能,也花了些時間解釋來由、計算方式、比例關係等
能量這個章節的各式圓周運動,除了基本的能量互換,計算動能與速度之外,
對於向心力、細線細桿拉力、軌道正向力等等,也要多有所留意(許多學生會錯在計算拉力、正向力等部份)
星球之間的位能關係,表示出來雖與萬有引力式有些相似處,但注意可別搞混了
針對衛星的總力學能、位能、動能的部份,也運用了圓周運動關係、位能動能計算來說明比例關係
考試將近,記得要多花時間複習囉 : )

Tags: , , , , , , , ,